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:“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。” 我愿成为那棵树、那朵云、那一个灵魂!
构筑职业教育理想
我是来自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王贵凤,在一线教学至今已三十五载。匆匆回首,1989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,担任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,积极参加学科教学竞赛并多次获奖。2001年,我在扬州大学完成研究生班的学习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适应学校转型需要,我克服困难,自学专业课,从2002年先后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《导游基础知识》《客房服务与管理》等课程教学。2005年获得客房服务员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,参加客房类教师技能大赛并两次获得市二等奖,成长为一名双师型教师。2007年通过中小学高级教师评定。多年来,从未间断过教科研工作,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。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,我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二十三年,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,所带10410班还荣获省“先进班集体”称号,2013年被评为“扬州市十佳班主任”。
边疆风土是我的原乡
我出生在青海,父母早年支援边疆建设,我在青海度过了快乐的青少年时代,大学毕业后,为了照顾退休回老家的父母,我回到扬州就业。大西北养育了我,我却一直遗憾未能为大西北建设的一份子。我有一个愿望,希望能有机会反哺我的故乡——大西北,这是深藏我心底的西北情怀。
两次圆梦支疆
机缘巧合,我有幸成为一名援疆人。六年前第一次援疆的经历,历历在目。我援教在新源职业技术学校,教授2016级《导游基础知识》和2017级《客房服务与管理》两门专业课。虽然这里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,但是从他们的眼里透出对知识的渴求,对外面世界的向往;他们淳朴可爱,对老师非常尊敬;他们真诚坦然,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。和这样的孩子们在一起,传授给他们知识和技能,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了。当第一次让他们上讲台扮角色,模拟实训,孩子们是那么兴奋而又紧张。课后,学生们围着我弹奏冬不拉,跳起优美的民族舞蹈,我觉得自己是这世间最幸福的人!
此外,我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服务社会,为新源县国土局做《接待礼仪》讲座,下乡为村民和村干部做《礼仪》讲座,均受到好评。能为边疆尽我微薄之力,我倍感自豪。我还清晰的记得做社会培训时学员给我的临别赠言,有个学员用维吾尔语写信道:“我作为新疆人,非常高兴江苏扬州的老师能来我们这里授课”,“这个国家有你这样的老师,我感到非常荣幸,有你这样的老师,国家就会有很大的发展”。这些感人至深的话语,至今让我热血沸腾,他们成为我记忆中永远最美好的珍藏。同时,也提醒我,边疆稳定,民族强盛,国家富强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恒久的愿望,西部开发,援疆支教是党和政府的大事,作为一名教师,能去援疆支教是很荣幸的一件事情,这是一份光荣,更是一份责任。
新一轮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已拉开序幕。我援教的伊犁丝路职业学院,占地1200亩,在校学生14000多人。学校涉及60多个专业,很多专业建设都得到了江苏的支持。我被分配在现旅院的旅游艺术系,担任《西餐服务》教学任务,这是我没有教过的专业课,必须一切从头开始,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,而传帮带的“青蓝工程”也在有序展开中。接下来还要制定个人的“10+N”工作任务清单,虽然才进疆不到一个月,但觉得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,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。我将努力践行治疆方略五个理念中的“团结稳疆”“文化润疆”“长期建疆”。
2023年2月,我有幸登上了江苏学习强国“身边的榜样”平台。我最大的骄傲是有幸二次援疆,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光。在我们援疆人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一次援疆,一生荣光”,而我两次援疆,可谓三生有幸!